课堂街> 新闻资讯> 知识付费> 浏览文章
从“玄学大师” 诈骗案看课堂街审核制度:严堵骗子入口,筑牢知识付费安全防线
0 来源:科汛官方    作者:小k    时间:2025年10月10日

屏幕前,“玄学大师” 身披道袍、手持罗盘,以 “天机不可泄露” 为幌子向中老年人兜售 “消灾解难” 秘籍;屏幕后,分工严密的诈骗团伙伪造命理课程、虚构灾祸威胁,4 个月内骗取 3000 余名受害者超 2000 万元。2025 年 9 月,江苏泰州警方捣毁这一披着 “国学” 外衣的犯罪窝点时,71 名嫌疑人中,所谓 “大师” 仍在镜头前录制诈骗课程。这场荒诞骗局的落幕,不仅揭开了知识付费领域劣质内容泛滥的乱象,更凸显了平台审核制度对用户权益的重要性 —— 而课堂街平台正是通过一套严格、完善的审核体系,从源头杜绝此类骗子入驻,为用户筑起安全屏障。从“玄学大师” 诈骗案看课堂街审核制度:严堵骗子入口,筑牢知识付费安全防线

一、“玄学诈骗团伙” 的入驻漏洞,暴露劣质平台审核缺失

上述“玄学诈骗案” 之所以能在短期内蔓延,核心在于其利用了部分知识付费平台审核制度的漏洞,以 “伪知识” 包装 “真诈骗”,一步步突破平台监管。复盘其操作路径,正是劣质平台审核缺失的典型写照:

1.身份审核形同虚设:团伙伪造“国学研究协会认证大师”“资深命理咨询师” 等虚假身份,仅通过上传 PS 的资质证书,便轻松通过部分平台的入驻审核,甚至获得 “优质讲师” 标签,为后续诈骗铺垫信任基础;

2.内容审核放水:其课程内容充斥“血光之灾”“家族灾祸” 等恐吓性表述,将玄学概念伪造成 “科学预测”,却未被平台审核发现 —— 劣质平台仅形式化检查 “是否含敏感词”,未深入判断内容是否存在 “制造焦虑、虚假承诺” 等违规问题;

3.交易审核缺位:团伙通过“3999 元基础课建立信任、1.98 万元高阶改运课收割” 的阶梯定价模式,甚至私下引导用户脱离平台交易,而劣质平台既未对 “高价课程合理性” 进行审核,也未监控异常交易行为,导致 3000 余名受害者(60 岁以上老人占比超 70%)人均被骗 6700 元,却未能及时预警。

这场骗局的本质,是骗子利用了劣质平台“重流量、轻审核” 的漏洞;而其造成的后果,不仅让用户蒙受财产损失,更摧毁了公众对知识付费行业的信任。

二、课堂街的“三重审核盾牌”:从源头杜绝骗子入驻,严守内容与用户安全

与上述劣质平台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课堂街从“身份、内容、交易” 三大核心环节入手,建立起一套 “全流程、严标准” 的审核制度,从根本上杜绝类似 “玄学骗子” 的入驻:

1. 入驻审核:严卡 “身份关”,杜绝虚假资质

课堂街对所有申请入驻的讲师/ 机构,实行 “多维度资质核验”,从源头阻断骗子的入驻路径:

1基础资料审核:要求提供身份证、营业执照(机构类)等官方证件,通过第三方系统验证信息真实性,杜绝“伪造身份”;

2资质能力审核:针对“国学”“理财”“健康” 等易出现虚假内容的领域,额外要求提供行业认证证书、过往工作证明或案例成果(如国学领域需提供正规院校培训经历,而非 “自封大师”);

3背景调查审核:通过大数据排查入驻者是否有失信记录、诈骗前科或相关投诉,一旦发现“高危信息”,直接拒绝入驻,从根源筛除潜在骗子。

例如,若上述“玄学诈骗团伙” 试图入驻课堂街,仅 “资质能力审核” 环节便会因无法提供正规国学资质而被驳回,根本无法进入平台。

2. 内容审核:严守 “价值关”,杜绝焦虑营销与虚假承诺

课堂街对所有上架的课程内容,实行“先审核、后上线” 制度,重点打击 “制造焦虑、虚假承诺、伪科学” 等违规内容,正是针对 “玄学骗局” 的核心诈骗手段:

1内容方向审核:明确禁止“算命改运”“消灾解难” 等伪科学内容,以及 “不买课就会有灾祸”“学完能一夜暴富” 等恐吓式、夸大式营销,从内容源头杜绝 “伪知识陷阱”;

2课程质量审核:要求课程必须具备“清晰的知识框架、可验证的内容依据、明确的学习目标”,拒绝 “碎片拼凑、无逻辑堆砌” 的劣质内容 —— 如 “风水课程” 需提供正规学术研究依据(而非 “大师个人经验”),否则不予通过;

3实时监控审核:上线后通过AI 巡查 + 人工抽查,监控课程直播、社群互动中的内容,一旦发现 “诱导付费、虚构风险” 等违规行为,立即下架课程并封禁账号,避免用户被误导。

对比劣质平台对“玄学课程” 的审核放水,课堂街的内容审核直接命中 “玄学骗局” 的核心 —— 既不允许 “伪科学内容上架”,也不允许 “焦虑营销”,从根本上让 “诈骗课程” 无生存空间。

3. 交易审核:严控 “安全关”,杜绝异常交易与私下导流

针对“玄学骗局” 中 “阶梯定价、私下交易” 的收割手段,课堂街建立 “交易全链路监控”,保障用户资金安全:

1定价合理性审核:对单课超3000 元、系列课超 1 万元的高价课程,要求提供 “定价依据”(如课程时长、服务成本、行业均价对比),避免 “虚高定价、层层收割”;

2交易行为监控:通过大数据分析交易数据,若发现“短时间内大量用户高价购课”“同一 IP 多次下单” 等异常行为,立即触发预警,人工介入核查是否存在 “诱导消费”;

3导流行为禁止:严格禁止讲师引导用户脱离平台私下交易(如添加微信转账),通过技术手段屏蔽“私域导流” 信息,避免用户因 “脱离平台监管” 而被骗 —— 这正是上述诈骗团伙常用的 “规避平台监管” 手段,在课堂街完全无法实施。

三、审核制度的延伸:从“禁止骗子” 到 “守护用户价值”

课堂街的审核制度,并非“单纯的禁止”,而是以 “守护用户价值” 为核心 —— 在杜绝骗子入驻的同时,通过审核标准引导优质内容产出,让平台真正成为 “知识传递的安全场”:

1.正向引导:通过审核标准鼓励“职场技能”“家庭教育”“实用理财” 等真实需求类课程,如 “21 天新媒体运营实战营”“家庭教育实战课” 等,这些课程需通过 “需求真实性审核”(如提供用户调研数据),确保能解决用户实际问题;

2.用户保障:配套建立“课程退款机制”,若用户发现课程内容与审核描述不符(如存在隐藏违规内容),可申请退款,进一步降低用户风险;

3.持续优化:根据行业诈骗新手段(如“伪装成‘心理疗愈’的诈骗课程”),实时更新审核标准,确保审核制度始终能应对新型骗子套路。

数据显示,课堂街通过这套审核制度,入驻讲师的违规率仅0.3%,课程下架率不足 0.5%,用户对 “内容真实性” 的满意度达 91%,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 —— 这正是 “严审核” 带来的用户信任。

结语:审核制度是知识付费的“安全底线”,更是用户信任的 “基石”

当警方从“玄学诈骗窝点” 查获 800 余件作案工具时,课堂街的审核团队仍在优化 “资质核验算法”;当骗子还在琢磨如何伪造资质突破平台审核时,课堂街已通过 “全流程严审” 堵死了所有漏洞。

这场“骗子与平台” 的较量,本质是 “审核制度” 的较量 —— 劣质平台的审核缺失,让骗子有机可乘;而课堂街的 “严审核”,则为用户筑起了一道 “反诈防火墙”。正如课堂街产品负责人所说:“知识付费的核心是‘信任’,而审核制度就是守护这份信任的底线 —— 我们不仅要‘禁止骗子入驻’,更要让用户在平台上学到‘真正能改变生活的知识’,而非‘改运骗局’。”

对于用户而言,选择知识付费平台时,“审核制度是否严格”,远比 “课程种类是否繁多” 更重要 —— 因为只有像课堂街这样严守审核底线的平台,才能真正避免 “大师骗局” 的重演,让知识付费回归 “传递价值、赋能用户” 的本质。


关闭