各位课堂街的卖课老师,是不是常遇到这种情况:辛辛苦苦拿到用户联系方式,一发送好友申请就被拒?其实不是用户“不配合”,而是你选错了添加时机!私域引流的核心,是在用户 “有需求、有信任、无抵触” 的状态下发起邀请 —— 选对时机,用户会主动通过;选错时机,再贴心的话术也像 “打扰”。今天就帮大家拆解 5 个用户最易接受添加的黄金时机,结合课堂街工具轻松落地!
一、购课成功后10 分钟内:“刚付费有信任,送福利促添加”
用户状态:高信任+ 有期待
用户刚花真金白银买你的课,此时对你最信任(认可课程价值),还会期待“后续服务”(比如上课提醒、资料领取),这时加好友,用户会默认是 “提供配套服务”,几乎不会拒绝。
课堂街实操方案:
自动触发添加提醒:在课堂街后台设置“购课成功后 10 分钟内,系统自动发送短信 / 课程内弹窗”,内容可以是:“【XX 老师】您已成功购买《XXX 课》!点击下方链接添加我的企业微信,立即领取课前提纲 + 专属学习群入口,后续上课提醒也会同步~”(附你的企业微信二维码 / 添加链接)。
福利挂钩提升接受度:不要只说“加好友”,要绑定用户需要的福利(课前提纲、学习群、答疑权限),用户会觉得 “加好友 = 拿刚需资源”,主动通过率超 90%。
二、课程服务互动时:“解决需求后,顺势邀添加”
用户状态:有获得感+ 认可专业度
当你帮用户解决了实际问题(比如直播课上答疑、作业批改后反馈、私信咨询回复),用户刚从你这里获得“价值”(比如搞懂了一个难点、拿到了有用的建议),此时会认可你的专业度,加好友的抵触感最低。
课堂街实操方案:
“即时价值” 衔接:可在批改或是沟通时多一些个性化问语,添加理由要和刚提供的服务挂钩(比如“送刚才讲的笔记”“后续疑问随时答疑”),让用户觉得 “加好友是为了延续服务”,而非单纯 “拉人”。
三、课程关键节点后:“有共鸣时邀请,增强粘性”
用户状态:有情绪共鸣+ 需持续引导
课程的关键节点(比如第一节课结束后、阶段性测试完成后、课程结营前),用户会有明显的“情绪反馈”:比如第一节课后觉得 “课程有用,想继续学”、测试后觉得 “需要更多练习”、结营后觉得 “不舍得结束学习”,此时加好友,能精准承接用户的需求或情绪。
四、用户主动咨询时:“有需求缺口,及时递橄榄枝”
用户状态:高意向+ 主动找价值
当用户主动私信你“课程怎么报名”“有没有优惠”“适合什么基础学”,说明用户本身有 “购课 / 了解课程” 的需求,此时加好友,相当于 “帮用户更高效地解决问题”,用户不仅会通过,还会主动和你沟通。
五、用户分享课程反馈时:认可口碑状态下,用“专属福利” 促添加
用户核心状态:认可课程+ 有分享欲
当用户在课堂街“课程评价区” 晒好评、或在社交平台分享你的课程(并 @你),说明用户不仅认可课程,还愿意主动传播,此时添加好友,用户会觉得是 “被重视”,抵触感极低,还能进一步转化为 “私域口碑传播者”。
课堂街实操方案:及时响应并邀添加。
看到用户在社交平台分享课程并@你,可私信用户:“看到你分享的课程反馈啦!太感谢支持~添加我的微信,送你一份定制学习礼包,后续有学习问题也能随时问我~”
用“专属福利” 体现重视:福利标注 “专属”,让用户觉得 “因好评获得特殊待遇”,提升添加意愿。
最后:时机选择的核心逻辑+ 课堂街工具助力
其实用户愿意接受添加的底层逻辑,就两个:要么“能拿到即时价值”(资料、福利、服务),要么 “能解决后续需求”(答疑、课程提醒、进阶学习)。
而课堂街的工具,就是帮你“精准捕捉时机、降低操作成本”:
不用手动记时间:自动触发短信/ 弹窗,购课、结营等节点不用你盯;
不用反复发话术:后台预设好各场景的添加文案,一键启用;
不用手动分类用户:添加成功后,课堂街会自动给用户打上“购课用户”“咨询用户” 等标签,后续推课、发福利更精准。
选对时机,搭配课堂街工具直接落地,让私域引流不再“碰运气”!让私域引流再也不是“碰运气”,而是 “稳赚不赔” 的精准操作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