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没有发现?有些知识博主凌晨发的朋友圈,居然还能有人下单!难道大家都不睡觉的吗?其实啊,这不是玄学,而是私域高手的"时间管理术"——把朋友圈当成24小时不打烊的店铺,精准抓住每个时段的用户心理。今天就手把手教你,怎么在早、中、晚、夜四个时间段发圈,让学员主动找上门!
一、凌晨发圈:夜猫子的"稀缺感"陷阱
1.为什么能出单?
凌晨12点-2点发圈,看似"自讨苦吃",实则抓住了两类人:
(1)熬夜刷手机的夜猫子(比如宝妈、自由职业者);
(2)第二天早上才会看朋友圈的用户(你的内容会出现在他们朋友圈顶部)。
2.发什么内容?
(1)重点:制造"错过即亏"的紧迫感
例:"最后3个名额!凌晨下单送《私域变现地图》+1对1咨询(明天涨价)"
(2)技巧:配一张"手机倒计时"截图+课程海报,简单粗暴刺激决策。
二、早上7-9点:用"干货"刷存在感
1.用户心理是什么?
早上刷朋友圈的人,大多在通勤或吃早餐,需要"轻量级知识"唤醒大脑。这时候发广告容易被屏蔽,但发干货能快速建立专业形象。
2.发什么内容?
(1)行业新闻/小技巧(1分钟能看完的)
例:"2025年知识付费新趋势:这3类课程今年必火!(附选题清单)"
(2)技巧:结尾加一句"需要完整报告的宝子评论区扣666",引导互动。
三、中午11-13点:用"案例"降低决策门槛
1.用户心理是什么?
午饭时间刷朋友圈的人,处于放松状态,更容易被"别人的成功"打动。这时候发学员案例,能激发从众心理——"别人能行,我也行!"
2.发什么内容?
(1)学员成果+对比图
例:"3个月前连课件都不会做的宝妈,现在靠《短视频变现课》月入2万(附聊天截图)"
(2)技巧:重点标红"0基础"、"月入2万"等关键词,视觉上更抓人。
四、晚上20-22点:用"故事"拉近距离
1.用户心理是什么?
晚上是情感最脆弱的时候,用户更愿意为"真实的人"买单。这时候发个人故事或价值观,能把"专家"形象变成"朋友"。
2.发什么内容?
(1)你的经历+价值观
例:"曾经我也被割过9.9万的韭菜,所以现在只做一件事:把课程做到'听完就能用'(附课程表)"
(2)技巧:配一张自己工作的照片(比如电脑前喝咖啡),比纯文字更可信。
关键提醒:
1.别当刷屏怪! 同一时段发超过3条,容易被屏蔽;
2.标签分组发! 对老学员发复购福利,对新用户发入门课,精准打击;
3.数据复盘! 每周看一次点赞/评论/下单量,把没人看的内容直接删掉。
入驻课堂街的老师们,请好好打磨你们的朋友圈!朋友圈不是"广告位",而是"信任银行"。凌晨发圈、早上发干货、中午发案例、晚上发故事——每一条内容都是在"存钱",而限时福利和互动提问,才是"取钱"的时刻。